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龄前 > 学龄前教育 > 没星的日子人生照样精彩

没星的日子人生照样精彩

[2008-01-15 11:23] 作者: 佚名 出处:其他 录入: chenyisi
导读: 他们的童年在万人瞩目下度过,儿时灿烂的光环注定其一生必须要超越自己挑战未来,而童星的转型是其演艺生命至关重要的环节,要经受住社会的优胜劣汰,自然需要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好的心理素质。他们生活在光环之下,却也有着不为外人所熟知的艰辛。

  《啊,摇篮》上映后颇受好评,这也使方超和马晓晴片约不断。方超在15岁之前,接演了《牧马人》、《大桥下面》、《清凉寺的钟声》等20多部电影,其中因主演《我只流三次泪》而荣获第三届中国电影“童牛奖”最佳小演员奖。告别了童年,“童星”的光环也面临着考验。15岁那年是方超演艺之路的分界点。他有两年半的时间没有接戏,专心读书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然而“童星”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接连两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每次都是前几轮顺利通过,最后却因为身高被刷了下来。方超的身高只有1.65米,按校方的说法,这很难与其他演员配戏。曾有不少人让他去找曾合作过的斯琴高娃、潘虹、肖雄等“妈妈”帮忙引荐,但方超没有这么去做而是选择了默默地在演艺圈奋斗。《少年英雄方世玉》中的方贤、《乱世桃花》中的“咸菜”、《皇宫宝贝》里的小扣子,方超演得十分投人,日后走在大街上很多观众喊他 “方贤”或“咸菜”时,他才开始摆脱沮丧。有趣的是,方超现在演的大部分是古装戏,他说:“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路,发展的空间能更大。” 方超在这些童星当中可以算是转型不太成功的一个,主要因为身高害了他。记者致电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在上海忙着一部电视剧的后期配音工作,听口气他心情不错,也很平和,但当问及他是否对童年时代的灿烂时光有所留恋时,他很委婉地说不想再接受有关他儿时成绩的采访,他觉得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他说也曾想过转行,但除了演戏什么也不会,所以这一生也可能只有做演员这个职业还算得心应手。

  比起方超,马晓晴要顺利得多。但出乎别人意料的是,马晓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读了一年便要求退学。她当时的“理论”在日后也影响了一些新人:“表演不是在课堂上学出来的,靠的是实践。”在《北京,你早》、《顽主》、《非常夏日》、《北京人在纽约》等颇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马晓晴都有出色的表现。1998年,她在电影《我也有爸爸》中出演一位身怀六甲的护士长而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最近马晓晴又萌生了当导演的想法,一部《花店》的剧本折腾了她好多年,因为拍摄经费难以筹措等原因,马晓晴的导演梦至今仍躺在“摇篮”里。

  如今正在北京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的金铭,虽说脸上稚气未脱,但谈吐中还是让人感觉她成熟了不少。最近金铭与苏有朋合作的新戏《拍案惊奇》正在拍摄中。对于自己的角色,金铭说道:“这是一个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角色,和大家对我的原来印象完全不同。希望观众朋友们能喜欢另类一点的我。”

  没有星光,人生照样精彩

  1949年因演活了三毛而深入人心的童星王龙基,虽曾于1960年进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电影文学系,毕业后分配到部队文工团,但因时代的原因,他后来进入了上海无线电厂,成了一名生产标兵,并最终成为一名工程师。虽未能延续童年时期的星途,但并不妨碍他实现自身的价值。10岁时曾在电影《城南旧事》中饰演英子而深受观众喜爱的上海女童沈洁,从上海复旦中学毕业后,远渡日本,学了两年日语即进入东洋大学念法律,毕业后,从事制作电影及电视节目。虽然远离了镁光灯,但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种人生。

  江山代有人才出,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童星,而当我们为这个时代的童星喝彩时,上一个时代的童星也许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当童星长大成人,能够续写童年时代的辉煌固然可喜,但因来自个人与社会的种种条件的限制而转行,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拥有平常心,热爱生活,挖掘自身潜能,一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的社会角色,这一点,对于近年来为演艺圈的光芒所动的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来说格外重要。我们为每一个童星所绽放出的光彩而欢呼,同样也为他们成年以后在演艺圈以外的领域所体现出的个人价值而喝彩。

[1] [2] >>继续下一页
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