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龄前 > 学龄前热点 > 现象调查:“重文艺轻体育”现象普遍

现象调查:“重文艺轻体育”现象普遍

[2008-08-11 12:05] 作者: 佚名 录入: zhoumingyu
导读: 在广州一小学担任三年级班主任的许老师告诉记者一个现象,学校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 余生活,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兴趣班,但从报名情况看来,家长们是普遍“重文艺轻体育”,诸如弹琴、唱歌、跳舞、画画等艺术性的兴趣班赢得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 青睐,时常爆满超员,而体育班的报名情况则恰恰相反,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球类运动的兴趣班报名情况还算好,像田径队等运动强度大、训练又比较枯燥的兴 趣班则很少有学生主动报名,即使体育老师极力推荐那些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加入,也时常会受到家长们的阻挠,有些家长更是煞费苦心,到医院帮孩子开生病证 明,想尽办法让孩子“逃离”体育兴趣班。

  在广州一小学担任三年级班主任的许老师告诉记者一个现象,学校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兴趣班,但从报名情况看来,家长们是普遍“重文艺轻体育”,诸如弹琴、唱歌、跳舞、画画等艺术性的兴趣班赢得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青睐,时常爆满超员,而体育班的报名情况则恰恰相反,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球类运动的兴趣班报名情况还算好,像田径队等运动强度大、训练又比较枯燥的兴 趣班则很少有学生主动报名,即使体育老师极力推荐那些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加入,也时常会受到家长们的阻挠,有些家长更是煞费苦心,到医院帮孩子开生病证明,想尽办法让孩子“逃离”体育兴趣班。

现象调查:“重文艺轻体育”现象普遍

现象调查:“重文艺轻体育”现象普遍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少数。广州父母学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许化利告诉记者,如今许多孩子缺乏运动的机会,家长们不太愿意也不太懂得去发掘孩子身上的运动天赋,许多孩子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文艺上,本身就丧失了发展这些运动技能的机 会,而那些“坐不住”、“好动”的孩子则时常被误认为是“问题学生”,学校和家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会送这些“问题学生”进体育队或者体校学习。所以, 联系体育项目成为家长们不得已才会为孩子做的选择。

  家长看法:

  观点一:学体育的孩子太辛苦

  许多家长认为,学体育的孩子太辛苦。的确,严酷的体育训练常使许多家长难以“狠下 心”送孩子进运动队,可是如果训练不严格,又不容易出成绩。谢女士的女儿今年6岁,因为孩子的爸爸是羽毛球运动爱好者,打了10多年的球,女儿4岁多起, 爸爸就教她学打羽毛球了,今年暑假,谢女士的先生还把送女儿进了羽毛球暑期班学习。可能是遗传了爸爸的高身材,谢女士的女儿长得比同龄孩子高,身材体格也不错,因此在羽毛球暑期班执教的体校老师希望谢女士来年能把孩子送进体校学习。谢女士对此十分反对,她担心孩子进体校会吃苦,而她先生却觉得很好,认为说 不定可以再培养出一个“谢杏芳”,意见不一的两人常为此事起争执。谢女士曾经问过女儿的想法,不过女儿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喜欢打羽毛球,却也不愿意和其他玩伴小朋友不一样,所以最终谢女士还是决定让女儿上普通小学,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孩子进体校后太辛苦。

  观点二:代价太大,不易出头

  中国家长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果学习某项技能的前景不乐观,家长们也会让孩子尽早放弃。不少家长担心学习体育付出的代价太大,不仅身体可能经常受伤,又不容易出成绩,因为全中国学体育的孩子有不少,也出不了几个刘翔、郭晶晶。反 而学习文艺技能的收效较好,孩子做不了郎朗和李云迪,至少还可以陶冶情操。此外,还有家长认为从事运动可能会对孩子的体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练体操的孩子可能会“长不高”,练游泳的孩子会胳膊粗壮,女孩子就不太好看了,这些担心也成为家长们反对孩子学习体育的理由。

  观点三:练体育耽误学习

  练体育耽误学习,这是许多家长的看法。的确,练习体育技能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一些孩子每天至少要进行4个小时的体育训练,有的训练时间更长,这让那些学体育的孩子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样有许多时间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许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专心练体育而无法专注于文化课的学习,将来不能和同龄人一样高考、上大学,因此让孩子放弃从事体育。第1页

宝宝财商:5岁女儿挣钱有道    揭秘奥运开幕上的钢琴MM    奥运开幕式独唱女孩内幕揭秘 1页

旅行

重文轻体的问题